核心觀點:
行業已連續4年持續萎縮,2018-2020年行業將有大規模的優勝劣汰案例發生。
隨著礦產資源價格復蘇,山西、內蒙和新疆的典當企業應抓住機遇,化解逾期資產業務,調整經營思路。
憲法修訂透露執政思路,京津冀一體化必將深入推進,受益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發展,京津冀地區的典當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金融監管強化牌照管理,典當業劃歸銀監會監管,典當金融化和集團化發展趨勢將更加明顯。
典當企業的發展策略將圍繞新技術應用、新金融模式和新零售創新三大方向尋求突破和差異化發展。
一、北京、安徽、廣東排行業發展能力前三位
典當通專家團隊基于大數據分析和行業調查,從資產規模、注冊資本、交易量、逾期率和綜合息費率等維度,發布了2017年度全國各地區典當發展景氣指數,反映全國及各地區典當行業發展狀況。
從全國來看,2017年度全行業景氣指數在80-95之間,安徽、北京、廣東以發展景氣指數145.26、143.29、121.79分列前三位。
1、北京市
2017年行業累計發放當金584.56億元,同比上升7.5%,行業占比25.69%,排名第1位,資金使用率93.34%;平均單筆業務金額為62.53萬元,是行業平均水平的近4倍,其中,房地產業務交易額339.27億元,業務占比58.04%;2017年行業交易筆數151863筆,同比降低6.82%,行業占比17.99%,排名第3位;典當余額96.18億元,行業占比11.65%,排名第1位。
圖1 近三年北京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2 2017年北京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3 北京典當行業息費率變化趨勢
2、安徽省
2017年行業累計發放當金172億元,同比下降0.06%,行業占比7.57%,行業排名第3位,資金使用率92.38%;平均單筆業務金額為60.45萬元,是行業平均水平的近4倍,其中房地產業務交易額80.57億元,業務占比46.84%;2017年行業交易筆數28453筆,同比降低20.21%,行業占比2.36%,行業排名第14位;典當余額141.57億元,行業占比17.18%,行業排名第2位。
圖4 近三年安徽省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5 2017年安徽省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6 安徽典當行業息費率變化趨勢
3、廣東省
2017年行業累計發放當金129.9億元,同比上升1.65%,行業占比5.71%,行業排名第7位,資金使用率69.37%;平均單筆業務金額為4.44萬元,是行業平均水平的1/4,其中房產業務交易額55億元,業務占比42.34%;2017年行業交易筆數292864筆,同比降低13.14%,行業占比24.33%,行業排名第1位;典當余額51.61億元,行業占比5.04%,行業排名第8位。
圖7 近三年廣東省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8 2017年廣東省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圖9 廣東典當行業息費率變化趨勢
二、山西、內蒙連續3年行業整體虧損,為行業發展最差地區
山西、內蒙以發展景氣指數38.33、28.95分列后兩位。
1、山西省
2017年行業累計發放當金31.47億元,行業占比1.17%,排名第23位,資金使用率40.48%;平均單筆業務金額為18.06萬元,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房地產業務交易額16.68億元,業務占比53%;2017年行業交易筆數17426筆,行業占比1%,排名第20位;典當余額17.31億元,行業占比1.69%,排名第20位。
圖10 近三年山西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2、內蒙古
2017年行業累計發放當金20.04億元,行業占比0.67%,排名第28位,資金使用率40.31%;平均單筆業務金額為28.95萬元,接近于行業平均水平是兩倍,其中房地產業務交易額13.37億元,業務占比66.72%;2017年行業交易筆數6923筆,行業占比0.4%,排名第29位;典當余額15.41億元,行業占比1.5%,排名第23位。
圖11 近三年內蒙古典當行業交易變化趨勢
根據上面的數據可以發現,北京、安徽、廣東典當行業發展最具競爭力,值得其他兄弟省市借鑒,當然這三個地區典當業務模式各有其特點。山西、內蒙受煤炭價格低迷和區域房地產過剩的影響,過去幾年典當業務逾期率高,導致經營艱難。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創新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典當業務模式是未來各地區典當行業研究的新課題。
從2017年全國典當行業研究報告發現,各省份之間典當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行業集中情況比較明顯。